柏林益智中文学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园地 > 教学论坛 > 教师文集
教师文集

浅谈中文一年级的教学方法

 

浅谈中文一年级的教学方法

陈琳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也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已有国内教育专家指出:“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教师应该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物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我就向学生们演示几个有代表性的象形字,如日,月,山,石,水,火等。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对学习识字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找对对、猜字跑得快,海盗找字宝,动物表演……,将这些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如:1.传悄悄话:可选一位学生抽一张生字卡,然后把生字卡上的字悄悄的告诉给第二个学生,第二个学生再悄悄的告诉给第三个学生,以此下传,到最后的学生要把他听到的字大声的读出来,和第一个学生比比看是否一致。2.我做你猜,教学“牛、羊、马、鸟、虫、鱼”等字时,我就运用了这个方法,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动起来。还有“找朋友”,“戴帽子”等。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三、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发挥想象,给生字配上“动画”。 如在教“雨”这一个生字时,我就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雨”字上的一横就代表雷电,一竖跟横折钩就代表一间房子,里面的一竖就是闪电,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一个孔,那么房子就漏水了,那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学生们就像真的感受到下雨的情景。给字配“画”巧妙地将图画与文结合起来,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无意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由于喜欢听故事是他们的天性,我们应因势利导,经常性地组织、引导学生听故事书。教师在讲故事时,把识字教学寓于有意无意之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常常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形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在学生看书的时候,教师不忘提醒学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取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五、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中国文化空间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教师应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各种传统文化活动。根据每次活动的主题,向学生展现,解说中国文化的由来,内涵,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如举办“春节”,“元宵灯会”,“三字经读书会”“六一儿童节朗诵比赛”“书法,国画”等等文化活动。通过
这些文化活动,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加深了对学习汉字的兴趣。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文化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六、自做“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要先后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多次体现,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成为儿童识字的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过程。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9-08-01  【打印此页】  【关闭